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营造乐学善学、追求卓越的高质量育人氛围,医学系紧密围绕学风建设核心任务,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,以2025年“学风建设年”为契机,积极开展了系列学风建设活动。通过实施思想教育引领、日常管理强化、品牌活动创建、先进榜样领航四大工程,形成了具有医学系特色的“精诚医+”学风建设品牌。
制定《医学系学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》,成立医学系学风建设工作小组,并将2025年定为医学系“学风建设年”,系统推进医学系学风建设工作。系领导深入师生开展学风调研,召开专题会议宣介学风建设意义,统一思想,达成共识。通过见习动员大会、学生座谈会等形式,组织学生开展“为什么学?”“学什么?”“怎么学?”大讨论,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,端正学习态度,提高学习兴趣,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。利用4月份召开的医学系第十届“青春风华讲坛”等契机,邀请知名校友、行业专家为学生组织专题讲座和交流会,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行业特点、发展趋势及各阶段学习要求,结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改革解析学习重点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,学生掌握学业与职业规划的主要方法,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和计划,实现“要我学”到“我要学”的转变。
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学风建设主战场作用,教师通过丰富教学内容、改进教学方法、完善教学手段等方式,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同时,教师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,强化点名制度,对旷课、迟到、早退等违纪现象给予记录考核,营造严谨的教风和学风。辅导员严格落实进课堂、进宿舍、谈心谈话制度。4月起,辅导员每周至少2次深入课堂听课,与任课教师建立课堂问题沟通机制,及时教育处理违纪学生;每周2次走访宿舍,重点关注卫生脏乱、作息紊乱宿舍,营造健康向上、整洁和谐的良好学习生活氛围。考试前开展多维度诚信教育,组织全系学生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,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术诚信主题班会,强化学生的诚信考试意识。同时,开展《学生手册》规章制度学习,筑牢学生诚信底线。
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,今年2月份启动“医学系好书推荐诵读”系列学习活动,先后推荐《学而时习三十年》《住院医生日记》2本书籍。活动采用“诵读”形式,师生录制读书音频共享到读书群,利用碎片化时间聆听并分享感悟,引导师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。3月份牵头举办学校第四期读书分享会,邀请《学而时习三十年》的作者孔繁义先生和师生代表分享读后感。活动吸引500余名师生参与,逐步形成医学系“读经典、悟医理”的良好文化氛围。创新“培训-竞赛-考核”联动机制,将竞赛成绩、阶段考排名纳入学风评价体系,形成了“学练考赛”一体化以培助学机制。构建“周测-月考-学期评”动态监测体系,将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核心考点融入日常教学;3月起各门课程每周开展1次线上考点测试;4、5月份设置月考阶段测,学生每月总结查漏所学知识,答题正确率从70%提升至86%;6月份将集中开展临床技能培训,并利用OSCE标准化考站测试技能水平。与教学医院联合举办临床技能大赛、执考知识擂台赛,设置“心肺复苏”“静脉穿刺”等竞赛项目,将竞赛成绩纳入学风评价,激发学生“以赛促学”热情。成立“外科技能小组”“诊断兴趣小组”,带动40余名同学提升操作水平。班主任全面分析班级同学上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,精准掌握每一名学生学业情况;辅导员分析负责学生的考试成绩,详细掌握学习困难学生情况,建立学困生档案并动态调整。同时,强化家校协同,针对有2门及以上不及格科目的学生“点对点”联系家长,本学期累计沟通10余人次,共同制定“家庭监督+学校帮扶”方案,形成育人合力。
认真做好优良学风班、星级宿舍、先进集体/个人等评选工作,本学期表彰优良学风示范班8个、星级文明宿舍16个、省级优秀学生干部/三好学生2人。通过树立典型,营造了医学系“比学赶超”的良好学习氛围。同时,发挥学生党团骨干、学生干部、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,将学风表现纳入学生干部考核和入党入团参考条件。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学风建设典型、先进榜样和优秀事迹,通过网站、公众号、宣传栏等平台线上线下广泛宣传。2月份制作的《榜样·我们身边的光》宣传专栏,全方位报道医学系国家奖学金获得者、技能大赛获奖者、火车急救和拾金不昧学生的先进事迹;本学期推送的“临床考研再创佳绩”专题报道,阅读量超1600次。同时,4月份举办“青春风华讲坛”,邀请考上本科的优秀毕业生分享备考经验;利用见习动员大会,邀请国奖获得者代表为2023级全体学生分享学习经验,营造浓厚学习氛围。
2025年以来,经过系统性学风建设活动,医学系取得阶段性成效:通过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,学生迟到、早退、旷课现象明显减少,课堂出勤率稳定在97%以上,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。通过实施“学业分析帮扶”和“学练考赛”机制,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有效提升,整体学业成绩显著提高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,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互助合作更加频繁,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。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需求,医学系形成“好书推荐诵读”等特色学风建设品牌项目,为其他院系提供借鉴和参考。
通过调研找准学风建设中的痛点,如学习动力不足、实操技能薄弱,针对性设计活动,提升活动实效性。构建“领导-教师-辅导员-学生”四级联动机制,系领导统筹规划,教师深耕课堂,辅导员精准管理,学生主动参与。同时加强家校合作,形成育人闭环。将短期活动与长效机制结合,如“学练考赛”体系贯穿全年,持续打造特色项目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为学风建设品牌奠定基础。
医学系将以本次“学风建设月”活动为起点,持续深化“思想导学风、管理严学风、活动促学风、榜样带学风”的工作模式,进一步打造“精诚医+”学风建设品牌,推动学风建设体系化、常态化、特色化,持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。













